年初書寫「庚子輪迴六十年」一文,只是想提醒「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古訓,無意穿鑿附會,殊不料今年才過去三季,新冠肺炎這隻黑天鵝,就逐漸演進為灰犀牛,進而碾壓世界秩序,已經成為大概率事件了。
川普執意以中美衝撞做為連任的敲門磚,是福是禍由美國人民自行選擇承擔,但台灣無可避免被捲入這個賽局,則不能不提高警覺,甚或抱著幸災樂禍撿便宜的心理。

閱讀全文...

即使沒有海外求診經驗的人,大概也得承認,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是個寶,可是這個寶現在出了一些狀況,再不給它輸血,極可能就此病入膏肓。為了健全健保財務,台灣已經折損過兩任衛生署(衛福部前身)長,陳時中會不會是第三個?

陳時中是近幾任任期最長的衛生主管機關首長,這一波防疫工作出色為他積累了不錯的聲望,再加上又有兩年選舉壓力空窗期,也許是蔡政府研判這是放手一博的最佳時機,於是釋出調漲健保費率的訊息。

閱讀全文...

數學是一門很迷人的學問,古希臘人將其納為哲學門類,自有其道理。按照維基給它下的定義,數學是利用符號語言來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概念的一門科學,照道理說應該是很講究分毫不差、錙銖必較的一門學問,但是在現實生活上,數學通常只被用來充當方便公平交易的簡單工具,而對於統治者來說,數學則常被簡化成一種概念,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史達林的那句冷血名言:「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百萬人則只是個統計數字。」

閱讀全文...

許多人誤以為民主選舉制度是防止獨裁的唯一解方,但實踐的結果卻總是有例外,最著名的例子是,希特勒就是透過民主普選產生的大獨裁者。川普也是靠多數當選的領䄂,但因為他過度強烈的個人風格,正在激化撕裂美國族群矛盾的舊傷。
當蔡英文以817萬票當選連任之後,筆者就隱隱有一些憂心,憂心獨裁會借殼民主上市,一路碾壓反對的聲音,埋下分裂的火種。這種憂心,透過半年來的觀察,似乎不是杞人憂天而已。

閱讀全文...

我對肉食沒有特定偏好,所以對開放美豬美牛也不帶情緒,純粹從全球化的角度來看,如何預防壟斷擴大貧富差距,可能比爭吵親美反美來得重要。
世界向來不是平的,貿易就是以有餘換不足,台灣不產牛肉,吃澳洲或美國的,其實沒那麼重要。至於萊克多巴胺殘留,是個科學命題,吵架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口味是一種很頑固的習慣,一旦養成輕易改不掉,美國豬肉想掠奪或取代市場,沒有想像的容易,剩下來就是價格競爭力的問題,消費者都是聰明的,應該交給他們去決定,政府應該做的就是為安全把關,美豬也沒有條件壟斷市場。

閱讀全文...

民以食為天,是中國數千年的政治指導綱領,熟讀歷史的人都知道,能否讓人民吃飽肚子,始終是朝代治亂的關鍵因子之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忽然關心起飲食浪費問題,導致吃播視頻遭封網,幾個省級領導於是推廣「N-1」或減2運動,N是聚餐人數,意即點菜數量必須少於人數一至兩道,這令四、五年級世代回憶起蔣經國主政提倡的梅花餐。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