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肉食沒有特定偏好,所以對開放美豬美牛也不帶情緒,純粹從全球化的角度來看,如何預防壟斷擴大貧富差距,可能比爭吵親美反美來得重要。
世界向來不是平的,貿易就是以有餘換不足,台灣不產牛肉,吃澳洲或美國的,其實沒那麼重要。至於萊克多巴胺殘留,是個科學命題,吵架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口味是一種很頑固的習慣,一旦養成輕易改不掉,美國豬肉想掠奪或取代市場,沒有想像的容易,剩下來就是價格競爭力的問題,消費者都是聰明的,應該交給他們去決定,政府應該做的就是為安全把關,美豬也沒有條件壟斷市場。

閱讀全文...

民以食為天,是中國數千年的政治指導綱領,熟讀歷史的人都知道,能否讓人民吃飽肚子,始終是朝代治亂的關鍵因子之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忽然關心起飲食浪費問題,導致吃播視頻遭封網,幾個省級領導於是推廣「N-1」或減2運動,N是聚餐人數,意即點菜數量必須少於人數一至兩道,這令四、五年級世代回憶起蔣經國主政提倡的梅花餐。

閱讀全文...

新文學的宗師魯迅代表作<阿Q正傳>發表至今剛好屆滿一百年,他當時所批判鄙夷的那種卑怯、投機、誇大狂、玻璃心與精神勝利等人性弱點,至今還在許多人身上不時發作,有如阿Q附身。

從純文學的角度來看,<阿Q正傳>的藝術成分不高,但它在思想啟萌的領域裡分量很重,有如醫師持起的手術刀,鋒芒所及,令人痛徹心扉。這種千年痼疾落在小人物的身上,那還只是個人的悲劇,但如果手握權力的大人物也有這個毛病,則很可能是整個國家民族的不幸了。

閱讀全文...

如果你只透過媒體認識台灣,你會以為台灣人只靠講政治就能過日子:李登輝的歷史功過該怎麼開?川普與習近平今天又鬥什麼嘴?幾位立委總共污了多少錢?李眉蓁又鬧了什麼笑話?政治是很重要,但絕對不是唯一。

還有什麼更值得我們關心呢?隨便舉幾個例子吧:新冠病毒影響淡化了嗎?振興紅包五劵齊發效益何在?丟掉工作的人找到新頭路了沒?孩子的學費張羅到了嗎?

閱讀全文...

天下文章一大抄,史書不絕妙縷,如果只是用以怡情養性,只圖博君一粲,也許還對助長傳播文化有功,此風一旦感染到學術領域,無疑就是一場大災難,刻正延燒中的政治人物論文抄襲洗學歷風暴,對李眉蓁而言是凌遲,對江啓臣則是魔考,對陳菊、蘇嘉全及潘孟安等一桿子政要,又何嘗不是人生的修羅場試煉?

閱讀全文...

政治獻金申報真是一面照妖鏡,隔三差五的把政客晾在太陽下曬一曬,可以殺菌防腐,有益健康。

《博恩夜夜秀》的出現與竄紅,一度給媒體人一線新希望,以為可以殺出一條言論自由揮灑的大路,不料真相依然禁不起現實殘酷的檢驗,令人扼腕。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