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ABOUT 0402 communicate 0402 LIVE 0402 READ 0402 NEWS 0402 LEARN 0402 AIR 0402 FOOD

台中工業區一家寶特瓶大廠遭查獲偷排廢氣,不僅如此,深度稽查之下,還遭查出長期短報排放量與短繳空污費;全案最近由台中地檢署偵結,共計起訴19人,台中環保局也依據查扣資料追繳空污費1.2億,得不償失。

1081004照片-以科學儀器監測污染物排放情形

稽查人員以科學儀器監測污染物排放情形。環保署提供。

環保署、台中市環保局聯合發布新聞稿指出,兩機構會同台中地檢署指揮保七總隊第三大隊等單位,共同查獲台中工業區內寶特瓶大廠違規排放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以及蓄意短繳空污費,不僅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並涉犯行政刑罰規定,全案經台中地檢署偵查終結,以犯空氣污染防制法業務登載、申報不實及刑法詐欺得利等罪嫌,將19名業者提起公訴,最高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

1081004照片-檢察官勘驗污染物監測訊息

檢察官勘驗污染物監測訊息。環保署提供。

環保署表示,此次稽查是與環保局聯手運用高科技儀器,並使用建置完成的「空氣監測物聯網系統」,經長期蒐證及資料分析後,掌握該寶特瓶大廠違法排放。

其後,台中地檢署檢察官周佩瑩指揮2018年9月11日展開檢警環聯合查緝行動,查獲該家業者為節省操作成本,蓄意以「不開啟空污防制設施」、「調控空污防制設備操作時間或應付稽查時才開啟」、「調整廢氣流向將廢氣未經處理即逕排放於大氣中」等重大違規行為,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第23條第1項及第24條第4項等規定,依法裁處2000萬元罰鍰。

環保署查核時調閱相關資料,還發現該公司明顯短繳空污費,刻意短報製程原物料使用量及不實核算削減量,除犯修法前空氣污染防制法第47條不實申報行政刑罰規定由台中地檢署偵辦外,並由台中市政府環保局依據所查扣資料,追繳5年內漏繳空污費新台幣1億2,586餘萬元。

1081004照片-以FID量測排放管道VOC濃度

稽查人員以火焰離子化偵測器(FID)量測排放管道VOC濃度。揮發性有機污染物。

環保署呼籲,違反空污防制法情節重大者,依2018年8月1日新修正的規定,最高可處罰鍰2,000萬元,另廠商、事業場所負責人或監督策劃人員,涉犯刑罰規定者,也逃刑責制裁,請業者勿以身試法,貪小失大。

閱讀全文: 寶特瓶大廠偷排廢氣抓到了 追繳空污費1.2億 法辦19人

高雄在地青年和環團響應「週五未來」(Fridays for Future)第三波全球氣候行動,今(27)日在高雄市議會前進行氣候/反空污公民集會,數十位民眾和學生製作標語,表演藝術行動劇,並高呼口號,要求呼吸平權以及好空氣。

高雄青年和公民團體在市議會前進行氣候/反空污公民集會,表達訴求。攝影:李育琴

高雄青年和公民團體在市議會前進行氣候/反空污公民集會,表達訴求。攝影:李育琴

南部肺腺癌發生率是北部15倍 高雄PM2.5全台最惡劣

高雄市長韓國瑜自昨日起到議會備詢,南部反空污大聯盟號召高雄各地的氣候難民,包括大林蒲、林園、大社、小林村等居民和關心的市民,一起向市政府和市議會請願,呼籲韓國瑜正視高雄空污和老舊興達燃煤電廠的污染危害,展現他先前所說要出重拳改善空污的魄力。

近日研究顯示,南部居民肺腺癌發生率是北部的15倍,且高雄PM2.5始終居六都之末,聯盟批評,南北空品差距大,高雄一直承受著南電北送造成的過度污染,而政府讓近40年的興達老舊煤電廠持續運轉,是在謀害高屏、台南居民的生命健康。

「氣候滅絕,沒有未來!」民眾拿著自製海報,表達氣候行動的訴求,高呼「興達減煤、呼吸平權」、「我要好空氣、不要肺腺癌!」

學生和公民團體站出來要求政府關注氣候問題。攝影:李育琴

學生和公民團體站出來要求政府關注氣候問題。攝影:李育琴

學生為氣候罷課 行動劇表達空污吞噬人民健康

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學生表演大型藝術行動劇,凸顯高雄空氣污染成為巨獸,吞噬人民的健康,讓人民恐懼、不安。

高師大研究生以行動劇表達空污吞噬人民健康,令人恐懼。攝影:李育琴

高師大研究生以行動劇表達空污吞噬人民健康,令人恐懼。攝影:李育琴

響應全球為氣候罷課,高師大研究生謝宇茹說,「如果我們的未來都要沒有了,我們還談什麼教育,上什麼課?每個人都是自然界的使用者,也應該負起相當的社會責任。」 在全球關注氣候問題的現在,她呼籲政府、民眾和媒體,不要只關注統獨和政治,應該多關心與我們最切身的氣候變遷問題。

也有高中生罷課站出來,參與這場公民集會。在高中就讀的蘇同學說,瑞典少女桑伯格比她大一歲,都站出來捍衛年輕人的生存權利,因此她認為自己也應該出來表達對氣候問題的關心。她對政府處理空污問題的態度感到失望,「面對高雄嚴重的空污問題,可以立即去做的事很多,但政府卻沒有採取行動去改善污染。」

另外,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王民亮也以氣候難民身分出席集會,他說,「希望台灣不要有下一個小林村,更希望大家一起關注氣候問題。」

興達燃煤操作展延許可 環保局一次給四年

今天的集會中,聯盟抨擊上週高市環保局通過興達電廠操作和生煤展延許可,且一次就核發四年許可。不但事前未與公民團體協商,更罔顧興達電廠是高雄最大空氣污染源之一,任其造成高雄成為全台最惡劣的空氣品質。

閱讀全文: 批老舊興達污染危害 高雄氣候/反空污行動要呼吸平權

環保署29日重申,在空氣品質不良季節實施公私場所空氣污染物減量獎勵措施,除了可減少污染排放,也可同時減少溫室氣體,相關內容已完成擬定並將於近期公告執行。

針對台灣民間團體響應全球性的氣候滅絕(XR)抗議,要求政府提出全球暖化因應對策,環保署29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在空氣品質不良季節實施公私場所減量獎勵措施,除了減少污染排放進而舒緩空品不良的影響外,也可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環保署重申,針對秋冬空氣品質不良好發季節,規劃以強制性策略、彈性策略、獎勵性策略及誘因性策略等4大面向因應。

環保署表示,在獎勵性策略部分,規劃於空品預報預測連續2日直轄市、縣(市)所在空氣品質區空氣污染物濃度可能惡化至紅色警示以上,或直轄市、縣(市)轄區內有2/3以上空氣品質監測站空氣污染物濃度達橘色警示以上,且依空品預報預測未來12小時空氣品質無減緩惡化趨勢時,公私場所透過事前與地方環保機關協議簽訂減量獎勵契約而進行停機或降載,預先進行停機或降載作業,可減少空氣污染物排放量,避免或舒緩空氣品質趨於惡化情形發生,也可同時減少公私場所營運操作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無所謂與節能減碳救地球背道而馳的情形。

環保署指出,現行依據「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推動國營事業及大型企業空污減量、工商業鍋爐改善、加強餐飲業油煙排放管制、營建工程管理、改善民俗活動衍生污染、農家稻草及果樹枝去化處理、推動河川揚塵防制、補助推廣綠牆、推動1至3期大型柴油車改善、二行程機車改善及淘汰、港區管制及交通管制相關等作為。

此外,環保署訂定三級防制區既存污染源指定削減準則,優先針對氮氧化物排放量規模較大的行業(電力、鋼鐵、水泥及廢棄物焚化爐)及秋冬環境負荷較大的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訂定既存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技術減量基準,已分別制訂短期因應、長期規劃、全國整體以及區域特性等具體可行策略,以維護空氣品質。

閱讀全文: 環署重申減排策略 可減少空污及溫室氣體

隔壁新蓋的工廠不知道打算做什麼?裡面有什麼污染設備?會排放那些空污?環保署今(26)日修正發布「固定污染源設置操作及燃料使用許可證管理辦法」,要求新申請的固定污染源都要上網公開,民眾也能提出意見給審核機關。新上任的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蔡孟裕指出,這不只是「提出意見」而已,民眾知情後,後續可能伴隨一連串動作,形成很大的壓力。

這是1992年固定污染許可管理制以來的最大修正,條文從36條增至63條。除資訊公開外,也修正審查流程,預計可縮短1/2到2/3的時間,並防堵過去業者以小「異動」來逃避比較複雜的「變更」審查。

0926-1

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蔡孟裕說明固定污染源設置與燃料管制新制。 攝影:陳文姿

民眾知情是第一步 

「固定污染源設置操作及燃料使用許可證管理辦法」前身為「固定污染源設置與操作許可證管理辦法」,這次修正加入燃料使用的管理,變為二證合一。從燃料管理、鍋爐、防制設備、排放都算在內。工廠設置前要先預審污染源排放,通過後才能設廠,之後也要定期(3-5年)申請展延。

過去,這些許可證的審查資料都未對外公開。這次改在申請階段就要公開,民眾可以提出意見,由審核機關納入參考意見,審查後也要公開許可證內容。

蔡孟裕表示,過去一說要公開,廠商就會說製程、原料都有商業機密。這次加上了允許廠商申請保密,但一定要有確實證據,例如有特殊專利等,才會同意保密,其餘都要公開。至於民眾意見會不會流於「參考」而已,蔡解釋,如有必要可以開公開審查會,這由審查機關決定。

曾任高雄市環保局局長的蔡孟裕以實務經驗說,資訊公開後,民眾不會只「提出意見」而已,很在意的一定會到處陳情,形成強而有力的壓力。

環保署估計,每年約有600件新設許可申請案,申請時就要上網公開。已核定的既有許可證約有1萬多件,要在三年內補上資料公開。「固定污染源管理資訊公開平台」平台預計10月初上線。

審查原則全國一致 簡化流程省下1/2的時間

每次燃煤電廠的生煤使用許可一展延,就會引發抗議。環保署統計,目前約有275家公私場所共304張有效的「生煤」使用許可,使用鍋爐的地方都可能使用生煤,未來都將改為「燃料」使用許可,納入設置與操作許可證的管理。

一般許可的審查約耗時6個月。環保署打算針對清潔劑、化妝品等業別,空污年排放量1公噸以下的小規模污染採用簡易程序,約估可將時程縮短至二個月內,預估一般審查也能縮至3個月。

另一措施針對業者逃避「異動」審查的狀況。以硫氧化物為例,排放量新增5公噸就要申請「變更」審查。但因為「變更」程序較「異動」複雜,業者常以新增4.9公噸、以多次小量的申請方式來迴避,新辦法將變動量改為累進制。

環保署表示,過去也曾小幅修正設置與操作許可證管理辦法,這次是把過去20幾年的大小問題,整個重新檢視修正,變動幅度很大,條文從36條增至63條。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也限制審查單位不得逾越《空污法》規定額外要求廠商。蔡孟裕解釋,中央審核通過的管制標準就可以納入審查原則,例如《高雄市燃燒設備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但地方自治條例則不一定適用,看是否與《空污法》牴觸而定。

閱讀全文: 民眾參與工廠空污許可審查 環署祭27年最大修正 資訊公開平台10月上線

減碳呼聲高漲,但實際作為如何?中國空氣品質和能源趨勢分析專家、綠色和平空污全球專案主任勞里‧糜偉(Lauri Myllyvirta)9月發表最新分析顯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9年上半年再增長4%。

中國碳排並非一路上揚,根據文中數據,中國數據在2014年後逐步下降,2017年初到達低點,之後就反轉上揚。糜偉分析,今年上半年碳排增加主因是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激增,鋼鐵和水泥碳排增加所致。

糜偉日前訪台發表台灣電子製造業使用煤電導致的健康風險研究,他受訪時進一步解讀中國大砍太陽能補貼後的新能源趨勢,並力推台灣發展再生能源。他指出提升能源效率、善用需量反應、借鏡再生能源占比不斷創新高的國際經驗,台灣的經濟復甦就不用仰賴煤電。


位於內蒙古自治州的托克托燃煤發電站。圖片來源不明。

中國大砍太陽能補貼  零補助太陽能出現 「超乎預期的快」

根據糜偉分析,2014年-2015年間鋼鐵和水泥使用開始下滑,帶動總體碳排下滑,但在2017-2018年開始反彈。2019年上半年中國碳排的上揚主因正是鋼鐵和水泥。他對應電梯跟挖土機銷售,顯示建築業的景氣。

反觀過去碳排激增的電力部門在2019年卻呈現平穩。中國2018年的「531新政」大砍太陽能補貼,確實讓2019年新設太陽光電容量急速下滑。但核電廠完工併網,核電快速增加。總電力碳排沒有太多變化。

太陽能發展遇阻,糜偉卻抱持長期樂觀態度。他指出,中國取消補貼的原因是太陽光電的技術跟成本足以跟燃煤競爭。不用靠補貼,太陽能成本就能低於電網電價的新時代已經來臨,甚至「超乎預期的快」。近21GW無補貼的太陽光電跟風5月剛被核准上網,可見再生能源回歸態勢。

「國華北京熱電廠」仍在營運中,預定2016年底關廠 攝影:陳文姿

「華能北京熱電廠」2017年初關廠,北京成為全國首個全部實施清潔能源發電的城市。攝影:陳文姿

減碳與空污雙重壓力下   中國煤電蟄伏準備再起

相對於對光電優勢的肯定,糜偉看中國燃煤電仍是混沌未明。

他引用「能源雜誌」(Energy Magazine)報導指出,近半數老舊燃煤電廠在2018年上半年出現虧損,資產回報率極低,即將面臨淘汰命運。緊接著的是2015年、2016年間興建的燃煤電廠即將完成併網,煤電可能再增加。更甚者,電力事業正在呼籲政府興建上百座新燃煤電廠

糜偉指出,大陸十三五計畫雖然將2020年總煤電裝機規模控制在1,100GW(11億瓩),但還有增加的空間。跟燃煤拉扯的是空污議題,明年就是「藍天保衛戰」(2018~2020年)目標年、加上2020冬季奧運上場,中國面臨改善空污的強大壓力。

中國化石能源二氧化碳碳排變化。
中國發電容量變化(僅比較一至六月)

提升再生能源占比 糜偉呼籲借鏡各國經驗

相對於中國經濟帶動碳排上揚,台灣經濟部已經預期,台商回流,台積電、華邦電、力晶、美光等大廠投資半導體產業,都將使台灣用電需求再增加。

對此,糜偉指出,經濟發展不一定碳排會增加,這與各國的經濟結構相關。台灣可以發展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善用需量反應來減少對煤電使用。

需量反應是讓用電大戶將尖峰時的用電到調度到離峰時段,主要仰賴價格誘因,在成熟市場有電網規模10~12%的關鍵影響力,但台灣量能還未能及。糜偉說,這是因為台灣再生能源才5%,對需量反應的依賴還低。

「事情總是『看起來很難』」,糜偉說,歐洲的電網調度員十年前也高喊風能占比10%「做不到」,再生能源占比15%「不可能」。但一步步走來,一個個的解決方案產生,至今再生能源仍不斷創下更高的比例。

他表示,很多國家、地區早就走在台灣的前面,他們位在不同區域、不同氣候,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其中也有島國,不要再說台灣是島國就不可能。

閱讀全文: 最新報告:中國碳排放量反彈 2019年上半年增長4%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天(25日)會同第四河川局等單位至濁水溪出海口河段視察防揚塵設備施設情況,四河局局長李友平表示,麥寮段裸露地抽水井、綠覆蓋等設施10月底前會完成,可望降低揚塵危害。

9月14日至19日受到塔巴颱風外圍環流帶來強風影響,濁水溪沿岸麥寮、二崙、崙背等鄉鎮飽受揚塵肆虐,縣長張麗善今與縣府環保局、水利處人員會同河川局人員深入濁水溪河床視察。

李友平表示,麥寮河段主要的揚塵來源為位於新吉段一處200公頃大沙洲及10多公頃才小沙丘,大沙洲設置抽水井搭配水線已經接近完成,搭配灑水及綠覆蓋,可以減少揚塵危害。

張麗善指出,縣府上半年環保署爭取到補助1150萬元在麥寮鄉、崙背鄉及二崙鄉三鄉鎮22所國小裝設「新風換氣系統」,盼中央加速核定第二階段五鄉鎮42間學校437間教室新風換氣系統設置,守護濁水溪沿岸學童健康。

閱讀全文: 濁水溪防揚塵多管齊下 靜待老天檢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