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上路,但費率尚未拍板,於是坊間傳聞沸沸揚揚,亂象頻生。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碳費開徵後,溫管基金一年可以收到600億元,也人猜有300億元,行家則說起碼數十億元跑不掉。

按照官方規劃,費率將在年底出台,企業間流傳的版本是每噸收費300元,以此可以估算出兩年後政府可以收到多少錢。環境部長薛富盛曾經透露,每噸費率高於10美元是多數的共識,而且將來還要逐年提高,他個人期許,未來將以兩年為期檢討一次費率。

根據環境部的規畫,初期碳費的徵收對象,為年排放量達到2.5萬噸以上的製造業及電力業,估計約有500家以上。若以2021年排放跨越門檻的289家企業為例,總排放量約為2.33億噸,政府收到的碳費就會超過600億元。不過這樣的算法可能不夠精確,因為環境部正打算針對自主減碳有成的企業,提供優惠費率。

然而企業界眼下最關切的問題更在於,一旦費率每噸超過300元,恐衝擊到不少上市櫃公司的獲利,一旦被迫必須轉嫁時,終將由民生消費者最後買單。

媒體採訪某家排碳大戶,業者指出,就算一年全體只繳了幾十億碳費,對低毛利的企業來說也相當有壓力,政策雖然能鞭策企業加速減碳,但成本增加,獲利減少,轉型之路也牽涉到投資再生能源設備,以及購買較貴的綠電等,樣樣都是成本。

一位排碳大戶就直言不諱:碳費開徵的對象大多是股票上市公司,碳費對其獲利衝擊有多大,很快就要見真章。若以2021年溫室氣體排放平台所登錄的289家企業的碳排量資料來看,以中鋼公司為例,一年的總排碳量約為2214萬噸,若不考慮將來可以享受的優惠費率,以300元計,每年繳交碳費就高達66.4億元。中鋼之外,台灣的排碳大戶還有不少電力、石化及半導體業者,每家預估的碳費都是億来億去的。

企業都是將本求利的,碳費費率一定要訂得比企業自身的減碳成本高,企業才有意願主動減碳,企業自行減碳成本,平均一噸大約在6000元左右,如果費率沒有高於比數,就沒有足夠的誘因吸引企業主動減碳。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費率真訂得那麼高,企業也不用減了,因為沒有哪個企業消受得了;而碳費如果訂得太低,顯得不痛不癢,企業自然也沒有主動減碳誘因,減碳是成本,繳交碳費也是成本,就看主管機關如何拿揑輕重,這是一個兩難之局。

一位熟悉產業的人士透露,其實國內有不少認真減碳的企業,早已未雨綢繆在做了,他們每年投入的減碳支出,早已超過可能要繳交的碳費,減碳,說到底就是一種道德訴求,一份對地球的珍惜。一味在社會責任上做文章,就怕讓企業以為繳了碳費,就不必認真減碳了,反而會使得政策的本意大打折扣,當局有深思熟慮到這個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