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似乎鐵了心要推五倍振興券,這和上次玩了一手三倍券所獲得的宣傳效益有關。

三倍券強迫你掏1000元換3000元消費劵,按照指定的行業限定在6個月內花光。本質上是政府退稅約470億元,製造出700多億的消費,放在全年的GDP中,效益幾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上上下下忙忽了幾個月,媒體上都是「振興」景氣消息,公務員忙得不可開交,為「有政府,會做事」下了最佳註腳,業者收到現金代券,有一種「多」出來的錯覺,誰也不知道其中究竟有多少比例只是以券代鈔的替代性消費,所謂「刺激」消費,純粹是自欺欺人的念想。至於印製成本和人事作業費,據說接近20億,也算是「內需」的一種,當做大內宣廣告費也很划算,何樂而不為?

有了這個美好經驗,食髓知味推出五倍劵幾乎是鐵板釘釘的唯一方案,至於外界要求乾脆發現金的呼聲,由於也是在野黨的強烈主張,一開始就注定不可能被考慮了。

按照已知的訊息,五倍券要求你花1000換5000,政府預算規模大約1000億,官方的說法是,希望疫情受創嚴重的旅宿、餐飲、藝文展演、零售業等產業能得到幫助,預計最快在9月推出,使用期限大概可以撐到明年春節後。這5000塊(內含1000老本)對受到嚴重衝擊的底層艱苦人有多少實惠,大家心裡自然有譜,用不著執政黨啦啦隊賣力吹噓。

蘇貞昌內閣已經刷新了蔡政府任期紀錄,蘇院長也是歷任閣揆中財運最旺的一位,稅收年年超徵,口袋麥克麥克,僅是證交稅一項,就收得盆滿缽滿,難怪蘇院長花起錢來趾高氣揚。但要提醒蘇院長一句話:爾俸爾祿,民脂民膏啊!

這一波新冠疫情攪亂了全球生產秩序,眼前看來又不知道何時是個盡頭,美國可以舉債印鈔來個狂歡,台灣有多少家底可以揮霍?美國全民發紅包的後遺症已陸續浮現,許多啓封的產業招不到員工,如果政府給的補貼勝於薪水,誰還傻到去上班?

台灣面對的是什麼局面?雖然衝擊不可免,但傷害並非一視同仁的,官方預測全年經濟成長率5.46%,是11年來新高,國民所得躍上3.2萬美元,製造出口業頻創新高,股市一派繁花似錦,軍公教薪資一毛未少,有些行業甚至還發了一筆「疫外之財」,可見疫情傷害也有大小眼,傷害多由底層弱勢在承受,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全民無論貧富發錢實在沒道理。那又為什麼非搞個五倍券不可?除了砸錢收買人心之外,搔破腦袋也想不出正當性在哪裡。

科學家已發出警告,新冠病毐可能與人類長相左右,做為政治家或退而求其次的良心政客,應該心懷悲憫,「損有餘而救不足」,千萬不要為了滿足權力支配欲而橫柴入灶。

溫習兩句成語供握有權力者參考:梳理蠶繭要找到頭緒,否則必「治絲益棼」;在船上做記號,永遠也找不到落江的劍。五倍券到底目標是什麼?有必要向全民交待,並且立下軍令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