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術救命,通常上了大量麻藥,病人其實沒有什麼感覺,一旦搶救過來送到恢復室觀察治療,麻醉藥效褪去,術後椎心刺骨的疼痛,對病人的耐受度考驗才剛開始。

如果把這波疫情爆發視做一個療程,5月15到7日12這兩個月三級警戒管制期間,好比在手術室動大手術,眼前看每日新增確診數和死亡個案,似乎渡過了第一關考驗,假如託天之幸能在7月12之後放寬管制,距離康復出院也還很遙遠,難熬的痛苦指數是個落後指標,無論病人或家屬,都要做足面對復健漫長的心理準備。

三級警戒管制約束了正常做經濟活動,生產消費大幅萎縮,第一波衝擊的是就業率,截至6月24日為止,實施無薪假總人數為10,229人,可以斷言未通報的黑數還有很多,即使疫情舒緩,倒店能復業的想必也難樂觀,失業率遞延惡化可以預期。

由於疫苗資源存在極大落差,歐美大國率先搶占復甦先機,製造業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這可以從股市科技、航運、原物料股大漲看得出來,但是對於內需服務業而言,傷筋動骨斷手斷腳的不計其數,這些人將成為疫後重建的最大受害者。IMF估計全球經濟成長率將由去年的-3.3%,回升到今年的+6%,全球貿易量也將由去年的-8.8%反轉為今年+9%,再加上因紓困釋放的天量貨幣,全球通膨已成為奔騰而至的灰犀牛。

台灣多數能源原物料都仰賴進口,輸入型通膨是不可避免的必然,正常情況下適度的通膨可以刺激需求,但是因疫情壓抑的需求,因為失業或倒閉,即便有心報復性消費,也因為實力不允許而只能徒呼負負了。

消費停滯,為了苦撐待變存活下去,生產端只能逐層轉嫁成本,漲價是唯一的選擇,最末端的消費者於是成為兩頭夾殺的羔羊。細心的民眾應該已經注意到了,如今口罩已經供應充足,但售價卻不降反漲了,因為供應無缺,政府公權力已失去了干預的理由,也只能「尊重市場機制」了。其它民生物資亦然,從雞蛋到青菜都驚驚在漲。

主計總處公布今年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由4月的2.1%,溫和上升到5月的2.48%,並且預估為全年1.6%,表面上看起來「還好」,但已經創了近10年的新高了,尤其對靠紓困金苦撐的弱勢族群而言,更是如寒天飲冰水。

物價漲薪水不漲,消費衰退,就是所謂的停滯型通膨,對社會穩定的殺傷力不遜於病毒,眼前政府各部會都把全副注意力和精力擺在對付病毒上,紓困已先後砸下6800億元的預算,大部份民眾都沒什麼感覺,更別提什麼「超前部署」了。

從歐美經驗來看,發錢紓困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都是在大量疫苗施打之後,經濟復甦才露出苗頭,可見疫苗才是力挽狂瀾之道,政府應窮盡一切乎段取得疫苗,但是行政院的6000億特別預算中,用在購買疫苗的經費只占340億,是不是有點捨本逐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