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難臨頭時,能幫得上一點忙,當然善莫大焉。如果不能,拜託別添亂,就算是對社會做了一件大好事了。

五月十五日疫情突然變臉拔尖,著實嚇壞了大家,一時之間恐怖氣氛瀰漫全台灣,許多亂象不但給防疫人員帶來麻煩,也虛耗了彌足珍貴的資源。

恐懼來自於無知,一年半前,這隻病毒算是陌生訪客,人們對它一無所知,它的傳播途徑為何?殺傷力有多大?如何躲過感染?不幸中鏢了該怎麼治療?樣樣都是個未知。

所幸經過一年半的折騰,在全世界為此付出三百多萬條生命之後,多少已摸索出一套對付它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台灣付出的代價算是很微小的,也因此產生了不健康的自信傲慢,傲慢又衍生了散漫,於是便要賠付一些代價了。

從近幾天防疫體系表現來看,之前所謂的「超前」部署,現在看來是破功了,雖然未必是存心吹牛,但多少有些運氣成分,面對人命關天的大事,千萬不能賭運氣呀!眼前最要緊的莫過於整合醫療互補協作,發揮最大效能;其次則是追出疫苗,亡羊補牢。做到這兩點,人民的恐慌便得以稍解。

已知的情況是這樣的,這隻變種病毒株傳播力很強,發病率、致死率還不甚了然,專家給的建議也差不多: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嚴控不必要的人與人的交流。儘管已經是老生常談,可偏偏就是有人不守規矩、不信邪,對付這樣的害群之馬,公權力千萬別客氣。

防疫是既專業又必須動用資源的事,除了信任政府與專家,大概也沒有別的選擇。至於絕大部份㝷常百姓,管好自己是起碼的要求,至少可以配合做以下幾件事:

1.暫時別南來北往漂呀漂了,待在原地別動半個月,嚐試一下極簡、恬淡、孤獨的生活,說不定別有一番精神體會與收穫。

2.醫院是最後的堡壘,除了重症緊急救護,暫時別逛了,趁機把篩檢當健檢的人,無異是身涉紅區,小心偷雞不著蝕把米。

3.老闆們可以大氣一些,員工終年劬勞,非必要儘量允許遠距上班,甚至給個防疫假,說不定可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4.至於一干飲食男女,千萬管好你的下半身,阿公店就是血淋淋的教訓,忍一時衝動可保百年身。

5.對於一些混水摸魚,趁機收割政治利益或造口業的政客和名嘴,三個字:唾棄他!

災難降臨時,衝擊最大的總是弱勢族群,對底層掙扎求存的邊緣人口,政府一定要伸出援手,勿使淪為流動炸彈。

眼下最醒目的關鍵字無疑是「同島一命,團結抗疫」,基本上不會有人反對,但落實起來很有一些難度,因為人性的自私是先天基因,政治上要合作利他尤其難上加難。但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從管好自己做起,病毒六親不認,只要人人都不給別人添麻煩,就等於是給自己留了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