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往往會朝你預料的最糟糕方向發展,正如台鐵太魯閣號的悲劇一樣,完全符合「墨菲定律」的界定。

墨菲是個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年他從工作與生活中體會出一個道理,凡是有可能出錯的事,就一定會出錯,就像麵包掉落時,總是抹有奶油的那一面著地一樣。於是人們稱這個管理心理學的發現為「墨菲定律」(Murphy's Law),我更喜歡「莫非定律」這個譯法,人生總是充斥著「莫非就要…」如何如何的無奈。

都說台灣是個美麗的寶島,但避免不了許多災難的發生,我們有台積電這樣的優越團隊,也有台鐵這個無可救藥的老衙門,有李義祥這樣唯利是圖的商人,也有蠭湧而至的善款和奮不顧身的民間救援團體,時時展現出令人悲哀的兩面性。

這種兩面性源自於人性,而其總源頭就肇始於政治文化的墮落。

台鐵有問題是全民普遍具有高度共識的老毛病,每一個長官履新時也都信誓旦旦要改革,但直到下台一躹躬那一天,千篇一律會發現他們什麼也沒做。沒做的原因不是不知道問題在哪裡,而是他知道一旦玩起真格的,就會動到許多人的奶酪,下次選舉時的報應會讓自己或上面的老闆吃不消。

歸根究底,不管哪個黨都知道,博上位需要選票,而獲得選票的不二法門就是拿利益去交換,一旦上位了,就必須把握有限的當下,誰還管得上什麼長久建設或永續發展?而所謂的基礎建設或國土安全,既看不見也摸不著,有限的資源寧可拿去發現金補貼或產業紓困,談理想願景永遠不如拿到手的才實在,於是乎各種收買支持的政見大行其道,陷入不斷加碼的惡性循環。

台鐵文化被批爛到底,只是其中一個,它像個抱著金碗行乞的破落戶,沒有哪個長官敢動它,因為這會打破許多人的鐵飯碗,光只是喊喊要民營化,就會有一票人跳出來跟你拚老命。於是乎,在這樣的和稀泥文化長期浸淫下,林佳龍的書面辭呈已經擺在蘇貞昌的桌子上,關於他的去留卻仍然沒有一個肯定的說法,據說是因為派系卡位擺不平。

你以為只有台鐵有問題嗎?錯錯錯!

農委會把萊豬進口搞到天怒人怨,陳吉仲不動如山,因為農保退休金讓許多人感到很滿意;王美花面對水荒束手無策,但她的夫婿實力很雄厚,衛福部把育兒津貼逐年加碼,阻擋不了生育率節節下滑,這一切,說明了政治正確比什麼都重要。

台灣民智已開,會對這種政策買票的選舉文化毫無警覺嗎?非也,人人都知道沒事獻殷勤,肯定沒安好心,一到選舉,又禁不住政客口密腹劍的支票誘惑。

「莫非定律」還告誡我們:

*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所有的問題會拖得比你預期時間長。

*會出錯的事情總會出錯。

*如果你在擔心某事,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有了這樣的心理建設,恭喜你,活在當下,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