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海關總署無預警發布通知,自3月1日起「暫停」台灣鳳梨輸陸,消息傳出立即在兩岸引爆舌戰,政治效應驚人。

台灣的執政當局在短暫的震驚之後,立刻回過神來,化被動為主動,力圖扳回一城,辦法有三:一是台面上的領導人紛紛用胃愛國,公開大啖鳳梨,給農民送暖;二是農政單位故技重施,立馬宣布祭出10億元銀彈,補貼農民因滯銷產生的損失;三是發動企業或知名人士挺身收購,鼓吹多吃鳳梨有益健康,順帶收割同仇敵愾的政治效應,一舉數得。

平情而論,大陸以檢疫為由「突襲」鳳梨,確實帶有幾分政治味道,這是繼禁止豬肉製品輸陸之後的第二道禁令,不免令人憂心這是否為一連串的經貿降溫的前奏,為兩岸埋下更不利和解的火種。

鳳梨是台灣大宗農產品之一,種植面積約一萬公頃,年產量約50萬公噸,總產值超過130億元,其中外銷約達5萬公噸,九成集中輸往大陸市場,產值約莫15億元新台幣。1月14日,大陸海關總署公布,2020年大陸對台灣進口總額突破兩千億美元大關,達到2006.64億美元,出口到台灣的產值則為601.41億美元,逆差達1405.2億美元,換算成台幣約4兆。

純粹從經貿的角度而言,在兩岸高達千億美元的逆差中,這筆生意堪稱微不足道,台積電賣幾百片晶圓大概就平衡了,但由於「農民是蔡總統心中最柔軟的一塊」,再加上鳳梨產地大量集中在綠營執政的縣市,此事便非同小可了,因此每逢選舉年,鳳梨便沾上了濃厚的政治味道,成了一門獨特的「鳳梨政治學」。

台灣地理條件適合亞熱帶水果生產,再加上農業技術優越,擁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由於耕地零碎化,再加上農業人口老化,這種優勢早已不合時宜,但由於這些人的政治傾向,普遍比較具有固著性,因而成為政黨經營鐵票的必爭之地,若干地區,農民票甚至成為左右勝負的關鍵少數,如何爭取他們的向心力便成為頭號任務,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便是給紅包。

依農委會統計,107年底台灣地區農牧戶數為77.5萬戶(占總戶數8.8%),有從事農牧業的戶數為71.8萬,276萬多人(11.7%),而實際務農的就業人口為56.1萬人,占全體就業人口數的4.9%。其中數據存在巨大落差,合理懐疑其中混雜了不少「假農民」。

為什麼要冒充農民?當然是因為有好處,誘因就是來自政府的政策。不談別的,去年6月10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農民退休儲金條例》,沒有僱主的農民只要月繳最低工資的1~10%,政府就提撥相對金額到專戶,年滿65歲即享有終身退休金。以25歲農民為例,月繳最低工資24000元的10%(2400元),滿65歲即可月提領老農津貼加退休金計約4萬5000元,非常誘人。

基於國家安全必須保障基礎農業,超過安全所需的照顧就是政治考量,就必須考慮整體公平性,鳳梨農辛苦,在超商打工或街頭奔波的送貨員又何嘗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