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新聞工作生涯中,經歷過幾樁「一碗麵」的故事,終究還是以2006年發生在南投竹山罹癌媽媽吳慧萍的遭遇,最能撼動人心,其後翻拍的續集,不但缺乏原創性,而且不無東施效顰之嫌,其中又以最近閣揆蘇貞昌的這一碗,最令人倒胃口。

要看穿事情的本質,就要回溯到起心動念的地方,為了要扳回進口萊豬飽受圍剿的被動形勢,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奉命反擊,一面修理柯文哲,順便吐槽馬英九也曾開放萊牛,說是台北牛肉麵節得獎冠軍用的就是進口萊牛,由於事實查核不周,瞬時激起業者群情激奮抗議。

丁怡銘一看因言賈禍,又自作聰明的排演了一齣登門謝罪秀,花3萬9000元買冠軍牛肉麵分享同事,並且高調在網路上晒濶氣,不料卻被眼尖的網友發現,發票上的統編是行政院的報銷專用編碼,因而引來「丁某請客,全民埋單」的質疑。

眼看風暴即將失控,愛才的蘇貞昌於是跳下來搶救愛將,趕在下班前由兩名立委陪同,押著丁怡銘登門謝罪,蘇貞昌在大啖冠軍麵之餘,畢竟薑是老的辣,不僅自掏腰包,還當場訓斥:說明政策要讓人民安心,卻波及做生意的店家,很不應該,做錯事,要道歉,要檢討。蘇強調「我現在當眾說明白,要他深切檢討,不准再有下一次。」這意思很明白,頑童打破玻璃,家長帶著孩子登門謝罪,「下不為例」,以前的看我面子都算了。比起他在拔警界大員的狠勁,護短之情溢於言表。

與此同時,柯文哲也展開反擊,偕黃珊珊分頭力挺牛肉麵,政壇一時充斥著一股牛騷味,羨煞了賣滷肉飯的店家。

本文要表達的重點不在「萊豬之亂」孰是孰非,我要說的「幕僚之亂」伊於胡底。由於之前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也爆出情色醜聞而去職,向來嘴巴不饒人的柯P於是狠虧「丁丁是人才」,民進黨幕僚群歷此「雙丁之亂」,形象受創還真不輕。

在行銷為王的時代,政治人物的形象工程非常倚賴包裝,大批文青、小編也跟著出頭天,甚至成為躍登龍門的終南捷徑,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都有專寵的文膽幹將,其中不乏一些「文而優則仕」飛上枝頭的弄潮兒,當然也有「忘了我是誰」而慘遭沒頂的悲劇。丁怡銘在緊要關頭也難逃馬謖的命運,何其悲哀!

因此也提供了一個觀察政治人物的角度,判斷一個政客的品級,往往可以從他身邊都是什麼人略窺一二,「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莾謙恭下士時」,立法院不少頭角崢嶸之士,因為「助理」出亂子的教訓斑斑,而行政首長受機要、隨扈拖累影響仕途者也時有所聞,可不慎乎?

「萊豬之亂」是一面政治照妖鏡,誰在就事論事,誰在見縫插針,誰在趁亂割稻仔尾,一覽無遺;丁怡銘犯錯豈只是「失言」這麼簡單嗎?至於這一波吃麵秀,摸蜆仔兼洗褲,皆大歡喜,但爭議就此解決了嗎?到頭來會不會發現,怎麼人人都被當成了看戲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