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操作講究人氣可用,意思是要審時度勢,打鐵趁熱。仗著防疫建立起來的高人氣,衛福部長陳時中展開奇襲式的改革,矛頭指向醫材健保自付差額,一口氣將八大類352項醫材定價設了一道天花板,瞬間捅到了馬蜂窩,醫界普遍反彈,說什麼「醫界忍陳時中很久了」的話都撂了出來,但沒人敢帶頭「逆時中」。

陳時中之所以敢於挑戰風車,仗的是一句「不希望民眾多花冤枉錢」,這使醫事相關行業敢怒不敢言,於是轉向台面下運作,三天後形勢逆轉,蔡英文在臉書放話,「提醒蘇貞昌要注意這個問題」,衛福部立馬踩了剎車,宣布原訂八月一日上路的新制暫緩實施,人們這才發現,原來陳時中手上並沒有尚方寶劍。

台灣的健保領先全球,具有濃厚的社會主義的福利色彩,因此也無可避免的帶來濫用資源的後遺症,財務狀況時時處於黃紅燈邊緣,歷任主管部會時時頭疼發作。檢視近年來的健保財報,國人平均每年花在醫療的資源已經突破七千億元,幾乎占了國家總預算的三分之一,雖然它的財源並非全部來自稅收,但政府與民眾的負擔都愈來愈沉重則是事實。

依據主計處的統計,台灣平均家戶的醫療支出和消費占比,已經從1995年的10.37%上升到2018年的15.85%,首次超越了食品和菸酒的支出,僅次於住宅相關支出的23.95%,成為第二大開支,平均在全體國民身上,相當於每年每人花費7萬2000元上升到13萬元,23年間年增幅在2%以上,高於通貨膨漲率,這雖然表示整體國人的健康保障提昇,相對的也必然會排擠到其它支出。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可以預期將會不斷增加,預計2030占比將上升到20%,將成為家庭財務的最大負擔,政府和民間都應該未雨綢繆。

健保部分自付的原意是要抑制病人濫用資源,醫院在整體財務的壓力下,除了普受質疑的非必要開刀之外,醫材自費品項無疑就成了「活水源頭」,陳時中用天花板一蓋,無疑是在「擋人財路」,反彈自屬必然。

但這個理由有些難以啟齒,於是乎大帽子被丟了出來,醫界代表放話說,這個制度會迫使醫院採用較廉價的低劣醫材,也會遏阻了醫材品質的研發和進步,多少帶有幾分恐嚇的意味。

醫療屬於知識密集高端專業,白色巨塔又庭院深深,從來就是一個資訊極不對稱的深水地帶,必須在專業與良心之間取得平衡,古人說「仁心仁術」就是這個道理。陳時中「無心插柳」引爆的爭論,已經超越商業規範而觸及倫理層次,更是一個複雜的政治問題,短期不可能有結論。

倒是經由這樣的辯論,民眾可以很好的來觀察,陳時中的「信用額度」還可以刷多久。吳思瑶說得好,「不是什麼事都要順時中」,蔡英文火速表態出手,證實了他手中持的並不是「無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