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許多人說病毒不長眼睛,不分種族,無論貴賤,都是一視同仁。認真想想,這話站不住腳,事實也證明,病毒對弱勢階級的打擊尤其沉重,貧富在面對瘟疫威脅時,確實存在優勝劣敗的法則,人生而平等,只是一個美好善良的願望。

迄五月底為止,病毒已在全球造成570多萬人確診,35萬餘人死亡,而第三世界國家由於篩檢能力缺乏,存在的黑數更不知凡幾。美國是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巴西緊追在後,下半年氣候輪替,南半球的前景實在堪憂。

張忠謀早在疫情之初就預言病毒將改變人類的生活型態節奏,如今看來已經局部應驗,COVID-19不是人類第一次遭遇的重大傳染病,但它的傳染力明顯高於冠狀病毒家族成員,而且更狡滑難纏,對經濟活動的殺傷力尤其巨大,全球將近有10億人被隔離在家,工業生產大幅萎縮,進出口貿易近於停擺,雖然各國勉強解封,但傷害已經造成。在這個過程中,富人固然也蒙受財富上的損失,但那只是帳面上的數字,但是對於窮人來說,這可能意味著失學、失業,甚至是失去生存的依靠。

比如說,瑪丹娜在疫情嚴重時可以宅在家裡泡牛奶浴,但是大批的紐約街友卻必須沿街覓三餐,許多白領階級可以靠網路上班,但底層服務業勞動者則避不掉與人群近距離接觸,餐飲、旅遊、零售業大受影響,染疫概率想當然也大有不同。

台灣受到疫情的衝擊相對輕微,但仔細觀察,生活型態與產業結構已悄悄在改變,傳統夜市地攤門可羅雀,外送服務則大行其道,有人估計吸納的就業人口暴增五倍,外送員24小時穿梭大街小巷成為日常。根據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宏的研究,20年來台灣貧富落差兩度明顯擴大,第一次是2001年網路泡沫所致,生產事業西進,非典工作使年輕世代成為高失業率與低薪的崩世代,其結果反映在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第二次來自2008年全球大蕭條,低薪服務業依賴陸客,兩岸交流倒退及年金改革衝擊,結果是2018年民怨集結為一股「韓流」。新冠病毒會不會是第三次?

這次疫情考驗在政府與公民社會合作下,內需市場復原相對比較樂觀,但比例較大的外貿挑戰不小,目前政府規劃的振興計劃還看不出成效,而紓困則引致「萬元之亂」,可見「刼富濟貧」要講究「精準」,有技術上的困難,也存在政治上的算計與偏見。

弱勢族群承平時期就是容易被忽略的人,災難來臨時更備受煎熬,病毒雖然不分年齡、國籍與貧富,但人為設定的制度卻有機會上的差異,富人比較有能力對抗瘟疫,但窮人可能會失去工作收入,甚至也無力負擔醫療費用,在病毒面前,人類並非生而平等,政府在運用資源時,必須超前部署,未雨綢繆,最重要的是,不能失去悲憫與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