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的目的在選賢舉能,選出能人為公眾服務;與之相對罷免,則是提早罷黜不適任的人,算是一種負面動員,因此有可能帶來冤冤相報的惡果,對民主發展未必是一件好事。

民主的最基本原則就是一人一票,票票等值,而且必須遵循少數服從多數的鐵律,民主的第二層精神則是落實任期制,可以避免權力壟斷與獨裁,也可以防堵不服輸的人鷄蛋裡挑骨頭,否則社會將永無寧日。

簡單的說,選舉是一種選才制度,而罷免則是一種糾錯機制,由於多數人相信「集體智慧」產生的結果,民主國家很少動用到這個輔助機制。

結合了多重偶然因素之後,台灣民主史上首次罷免直轄市長有可能成真,中央選舉委員會已經公告六月六日舉行投票,高雄市長韓國瑜會不會被提早沒收任期呢?

一年半前韓國瑜帶動旋風,在民進黨長期執政的地盤攻下灘頭堡,屁股都還沒有坐熱,卻因緣際會的「被動」帶職參選總統,從此陷入「罷韓」的惡性輪迴之中。

選罷法經過修正降低門檻之後,政治上的野心家於是看到了機會,以高雄市長而言,韓國瑜以八十九萬票(概數,下同)當選,而根據選罷法,只要有四分之一(約五十七萬)公民投下同意票,而且多於反對票,就可以剝奪他的市長職權。從各種民調數據和社會氛圍看,這個結果很可能會發生。

根據最近的兩次大選來看,陳其邁得票七十四萬餘,蔡英文在高雄更拿下一百零九萬票,民進黨只要適度動員,罷韓似乎可以輕騎過關,有人或許會說,韓國瑜不是也有近九十萬支持者嗎?何須束手就擒?

從人性和實務運作來看,負向選舉催動的是厭惡情緒而非榮譽感,反對罷免的參與度一定低於贊同罷免的,即使當初投他票的八十九萬人中,有人後悔投錯了,也未必有非要趕他下台的積極性動機,而支持他的人則傾向不敢表態,這種社會氛圍是相當不利於韓國瑜的。

於是問題來了,從簡單算數來說,五十七萬(1/4)的人,能否決八十九萬(過半)的人所做的決定嗎?即使當初的支持者中有人後悔改變態度,但沒有人知道這種人占了多少。韓國瑜選總統在高雄拿到六十一萬票,基本上可視為他的死忠鐵票,至於流失的二十八萬票,也許只是不贊成他選總統,但未必表示他也不適任高雄市長。

假如罷韓成真,這六十萬支持者的情緒將如何安頓?即使罷韓者如願取得剩餘任期,一年之後,這些人要通過連署提案易如反掌,如此冤冤相報的結果,台灣的民主品質不免令人憂心。

個人榮辱是一時的,制度才是永遠的,使用這種絕殺武器必須審慎,否則再好民主樹苗,也有可能開出惡之花果。

附註:惡之華》(日語:惡の華),是押見修造的日本漫畫,取名自法國詩人波特萊爾的同名詩集《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