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兩所國立大學宣布合併,新校名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併校後將有一千兩百餘位教師,一萬八千餘名學生,隸屬於十九個學院,加上六個新設研究中心、一所附設醫院,分布於九個校區,最快於明年八月招生。

兩所大學師生都表歡迎,因為合併後的國際排名可望從目前各自兩百多名,提前至一百五十多名,教育部則樂觀其成,所謂合則兩利,可以發展為更完整的綜合大學之外,無可否認的,也更具有招生的優勢,這是因應少子化大學等嘸人的必然趨勢。

少子化後大學招生不足情況有多嚴重?教育部核定109學年度一般大專校院共有105系所停招或裁撤,台灣一般大學的新生源逐年下降,預估108至111學年度下降幅度為25.7%,其中降幅最大的一年就是109學年度,將一口氣減少2萬4000餘人,各大學卻繃緊神經面對這個最嚴苛的海嘯考驗。

除了人口結構的大一趨勢難以逆轉之外,台灣的高等教育還存有政策錯誤及嚴重的人謀不臧問題,根據人口模型預測,未來10年,大專入學生人數將減少10萬人,至少有30家學校得關門大吉,教育部更為此成立了私校轉型退場辦公室,專案管理輔導不良私校。然而,私校經營不善就只是因為少子化嗎?其中又有多少私校是因為主持人私心自用而把自己逼上絕路的呢?

私校財務惡化退場非始自今日,2014年屏東高鳳數位學院開了第一槍,此後陸續有永達、興國、台灣觀光學院和高美醫專退場或轉型,他們共通的問題都是,儘管降低錄取標準到近乎來者不拒,依然望穿秋水等嘸人。

本國學生不願花錢混沒用的文憑,許多私校只好把腦筋動到廣招陸生或往東南亞國家招生,因為「求才」若渴,就出現所謂的國際留學中介,當然也不乏惡質的人力仲介,反過頭來先幫學生找到工作機會,透過學校與外交部申請學生護照,遂行「假留學、真打工」,再與學校拆分學生來台工作的佣金。而學生為了籌措學雜費,到了台灣也就真的必須去非法打工,而不是念書。去年網路上流傳一份大學退場名單,預估2026年之前將有50所大學被迫關門,就在不久之前,南榮科技大學因為無力補足一億元校務基金,遭到教育部勒令停辦,家長怒火沖天痛罵校方與教育部,處境值得同情但無濟於事,20年前高教興學熱潮時,台灣一口氣冒出169所大專,密度之高冠全球,政客財團熱衷興學,各有其心思此處不贅,少子化潮水一退,沒穿褲子的立現原形,新生兒從40萬腰斬到如今常態性的20萬以下,少掉一半的新生源,兩岸關係又處於危疑的氣氛中,期待陸生填補缺口,無異於橡木求魚,無論是教育決策者、學校董事會或家長,最好做足面對現實的心理準備,及早因應即將來臨的大學退場倒閉潮。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