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連假,以<軍師聯盟>遣懷,在眾多歷史劇中,這部戲無論就編劇、導演、場景、演員表現,都可圈可點,據悉這部大河劇劇本醞釀五年,耗資人民幣四億,參演人數逾兩萬,一比一的場景搭了一千多個,道具十餘萬,訂製服裝六千多套……,總之,這是一部很燒錢的戲,但也正因為如此,觀眾當然也不吝於奉上掌聲與銀子。

<三國演義>以西蜀劉家血脈為正統,<軍師聯盟>則以曹魏史觀為經緯,對曹操的雄才大略、司馬懿的陰柔權謀,刻劃著墨很深,撇開戲劇娛樂票房不談,這部劇最令筆者刮目相看的,是編劇對魏晉文采造詣頗深,演員對白雋永典雅,都令人十分驚艷,這顯示台灣過去對「文革」已摧毀中華文化的認知,是個很大的誤解,而以保存文化道統自居的中華民國,此刻正陷在文白比例的意識型態爭論,無疑是一大諷剌。這不是本文要討論的重點,暫且表過。

<軍師聯盟>的核心價值,重點在以司馬懿為首的士族階級,如何透過推行「新政」,與曹氏宗親勢力展開驚心動魄、爾虞我詐、你死我活的權力鬥爭,這裡面有族群階級利害,有人性道德取捨,有英雄美人兒女情長,戲劇元素齊備,所以好看。

與此同時,台灣也正在上演一齣連台好戲,執政的民進黨在1124慘敗之後,眼看江山大有殘破之虞,於是也展開了一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的好戲,只不過劇情拖沓,角色性格模糊,演員面目可憎,這種劇情無以名之,姑稱之為<內閣總辭之失敗者聯盟>。

事起於敗選之夜小英辭主席以示負責,賴揆與陳菊跟進,問題在小英一人說了就算,賴清德和陳菊卻要請辭待命,結果是小英使出強力慰留,成了歹戲拖棚的狗血劇,觀眾紛紛轉台,收視率一落千丈,現在來看,小英根本沒負到什麼責任,而賴、菊卻已形象大損,遍體鱗傷。

接下來更離譜了,內閣改組了一個月,賴清德還在等「最適當的時間」,陳菊則幾乎神隱,內閣四個部會代理不補實,教育部長葉俊榮被深綠痛罵搞政變,對於內閣何時改組了?由誰接棒?小英態度曖昧,最新舖陳出來的戲碼是「蘇邁配」,說蘇貞昌接閣揆,陳其邁副之,林佳龍掌國安會云云。

鳴乎,設若為真,這檔戲無疑就是「政權大亂鬥之敗戰者聯盟」了。

蘇貞昌輸了侯友宜30萬票,林佳龍被盧秀燕逆轉20萬票,陳其邁被韓國瑜痛宰15萬票,三人合計輸了65萬票。按照民主遊戲規則,這三人都是敗軍之將,即使不必軍法從事,起碼也應閉門思過,沉潛惕勵吧?想像一個場景,蘇貞昌或陳其邁主持行政院會,坐在末席的侯友宜及韓國瑜,聽其指示如何傾聽民意,如何謙卑執政,是有多麼的古怪與違和呢!

可悲的是,民進黨為了鞏固領導中心,為了確保小英連任不受挑戰,經過派系縱橫捭闔,居然推出戰敗者聯盟組合,置人民觀感於不顧,視閭巷物議如無物,如果這不叫權力分贓,什麼才叫權力分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