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一定和我一樣,內心有個大大的疑問:為什麼政府年年喊治水,砸下大把的銀子,大雨一來,摧枯拉朽,上千億的民脂民膏有如打水漂?
一團熱帶性低氣壓,造成一場823大水患,給南部帶來慘重災情,曾經自豪「台南經驗」的閣揆賴清德,一臉鐵青被拉下神壇。


我大致統計了一下,從扁政府的謝長廷內閣起算,就有「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95-103)800億元,又有「流域綜合治理計畫」(103~108年)660億元,台南市去年投入了253億元,高雄市投入235億元,林林總總,已經超過兩千億,去年通過的「前瞻計劃」,預定投入治水的預算,就高達2500億,寶島台灣何時變得如此水深火熱?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很多專家可以如數家珍告訴你,這樣那樣的大道理,諸如「地形地貌、土地用途、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填海造地、水文條件、人口密度、產業發展」等,既然有那麼多的困難,所以做不好是應該的?
面對天威難測,最好的卸責之詞就是「氣候變遷」,有了這四字真經當護身符,政客就可以刀槍不入,所以當823釀出大災情,賴清德第一時間脫口而出「哪個地方不淹水?」及「老天」說,大有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能怎麼辦的味道,直到民怨沖天,才改口認錯,「責任到我為止」,雖然不像風涼話討人厭,但也跟空話廢話差不多。

其實老百姓心知肚明,水患沒完沒了,根本問題就只有兩個:一是大筆的治水經費花到哪裡去了?有多少流入不見天日的「下水道」去了?歷任政府從來也沒給個交待,選舉一到,大家競相喊漂亮口號,開空頭支票,政商合開嘉年華派對過後,「天災」一來,活該老百姓受災殃。
第二個病根更棘手,打著經濟發展的旗號,官民投入「與天爭地」的狂熱而不自覺,台灣地狹人稠,土地資源珍稀,過度圈地開發,破壞了天人和諧,大自然反撲,天公地道。

相對於老天下雨,政治口水為害更大,每當淹水,政治人物就開始亂吐口水,美化自己,醜化對手,順手撈取災難財。台灣已經政黨輪替三次,災害發生時,這些相罵本和台詞都一樣,就看誰在朝誰在野,再來選擇符合自己身分的台詞,馬英九第一任碰到八八風災,被罵到臭頭,民調從此一蹶不振,當年在野的民進黨毒舌,如今一一回向自己身上, 賴清德誇稱「淹30年的痛苦,我花3年解決」,花媽也曾說「高雄從此不淹水」,立刻被老天打臉,三尺之上有神明呢,現世報呀!

賴清德這次學乖了,兩天之內改口認錯,並且送上受災戶每戶兩萬元,錢花了,問題解決了嗎?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