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阿Q正傳》中,阿Q被人海K一頓,心裡卻想著:「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於是雖然肉體上受了傷害,但靠著精神勝利法,阿Q在心理上滿足了他的自尊。

從此以後近百年,阿Q都成為中國人醜陋一面的代名詞。

當布吉納法索宣布與我國斷交後,蔡英文總統說:「中國這一連串的外交打壓,充分顯露出中國的不安與缺乏自信。而這樣的不安與缺乏自信是來自於這段時間以來,台灣與美國等理念相近的國家,在經濟與安全層面上有更多地實質關係進展。」、「我們不會再忍讓,只會更加堅定決心,繼續走向世界」。

事實是,布吉納法索與我斷交,根本就是「預知死亡紀事」;早在蔡總統四月出訪非洲友邦時,原先理應順道訪問布吉納法索,但對方卻推說「有重要國際行程,不方便接待」。這時各方已經質疑布國立場鬆動,外交部卻全力滅火,死鴨子嘴硬地喊著:「雙方邦誼穩固」。

結果才剛過一個月,布吉納法索果然離我而去,外交部的「自我感覺良好」,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潰不成軍。

事前矇住雙眼自欺欺人,至少事後該痛定思痛、徹底檢討外交與兩岸關係方針吧?然而蔡英文卻學足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彷彿連丟四國的我們,離勝利只差最後一哩路,而連戰皆捷的中國大陸卻在搖搖欲墜、擔驚受怕,搶走布吉納法索只不過是最後的垂死掙扎!

問題是,無論再怎麼自我安慰,再怎麼堅定決心,都無法改變台灣目前在外交上節節敗退、在國際上遭遇封鎖,甚至在經濟上面臨困境的局面。

而嗆聲「我們不會再忍讓」或許聽起來很爽,可惜台灣幾乎沒有什麼選擇。要砸錢搶回邦交國,台灣沒有這麼多的銀彈;要宣布台灣獨立擺脫中國大陸,美國第一個就不答應;要發動戰爭給對岸一個教訓,台灣根本沒這個實力;要用經濟制裁嚇阻大陸,恐怕敵人只傷到皮毛,台灣自己就一蹶不振了。

說的更直接一點,現在的執政黨儘管在野時不斷喊統獨公投,上任後卻避之唯恐不及。原因無他,就因為他們自己深知,在現實的國際態勢中,台灣獨立與否,最沒有決定權的,恰恰就是台灣自己。

所以「我們不會再忍讓」的功能完全和阿Q認為被兒子打了一樣,除了自我壯膽外,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蔡總統面對布吉納法索變局的記者會,不但沒有達成鼓舞振奮人心的效果,反倒親身驗證了,她完全具有百年前因循苟且、積弱不振中國人的特質,而且還不折不扣地是個醜陋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