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鵬工業大火,惡性重大,燒出了許多制度腐敗及人性貪婪。
應該檢討批判的問題太多了,僅就工安一項,敬鵬就是慣犯,17年前燒過一次,沒有汲取教訓,設施未見改善,自主管理缺漏散漫,真不知它是怎麼通過消防安檢的?


桃園是個工業重鎮,近年人口暴增,外來移工湧入,工作居住安全品質堪憂,連同上次保齡球館大火,奪去了12位年輕警消寶貴的生命,還有兩位在生死拔河,消防局長辭職,剛好而己。

火災發生的原因尚待調查,但恕我以小人之心度之,一般家庭或小商家失火,絕對是個悲劇,但有些地方失火,卻可以「因禍得福」,別告訴我這是什麼天大的機密,有些延宕多年的都更改建案,經常靠一把午夜惡火燒掉所有爭擾,大型工業廠房慘遭回祿,事後發現都投保了鉅額火險,廠商因此更新設備「產業升級」了,保險公司成了冤大頭。媒體揭露敬鵬投保14億元火險,檢調應該認真查一查。

五位警消殉職後,一如既往,媒體截取許多感動人心的晝面與發言,表揚殉道者的高貴情懷與遺愛,但除了感動之外,我們能否做一些積極的預防或補救?比如說,他們的裝備訓練足夠嗎?救災指揮與臨場研判正確否?
這麼多的疑問,我不是專家,無法找到答案。但有一點我很肯定,我無法忍受當今盛行的「救災政治學」。

通常有重大災害發生,總會有官員民代跳出來指示慰問一番,指示是否到位管用不知道,但慰勉是一定要的,以免引火上身啊。

蔡總統第一時間指示是「從優撫恤」,身為警消大家長的內政部長葉俊榮,滿臉憂容,含淚哽咽表示「若家屬願意,殉職同仁可以入祀忠烈祠。」隨後他們聯袂赴靈堂拈香祭悼。我不懷疑他們的真情,但這種官場SOP就夠了嗎?

「從優撫恤」另一層的意思是「也可以不從優」,把國家體制當成了個人的恩澤施捨,這是什麼時代的思想?至於葉部長的「入祀說」更不得體,戰場上有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那些相信「民族大義,國仇家恨」的袍澤,如今都在忠烈祠或五指山,他們都含笑暝目了嗎?

打火救災如戰場,而且犧牲的多數是年輕熱情的基層弟兄,他們當初投入這個行業,一定有其理想抱負,更多的可能是找一份可以養家餬口的職業,他們的家屬最殷切期待的,是他們能夠平安回家,誰想搶著去忠烈祠湊熱鬧呢?送別人去忠烈祠,不是什麼好主意。

災難來時,拜託政客們別瞎攪和,侯友宜自稱警消大家長,第一時間在臉書貼文,把意外災害連結到年金改革,張飛打岳飛,標準的趁火打劫,政治操作不及格,和蔡總統葉部長一樣,應該各大五十大板。

為政之道無它,回歸人性,發揮同理心而己,「期勉」他人之前,請先自問:你想進忠烈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