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兩則有趣的新聞,一則是媒體宣稱潛艦國造已經完成兩型「構型設計」,待「紅區裝備」確認後,就可確定採用何種構型。另一則是《富比世》雜誌撰文指稱,台灣薪資水準竟與墨西哥相當,顯示台灣經濟面臨嚴重困境。


國防部與外交部分別做出回應;國防部指斥媒體對潛艦國造的報導「純屬臆測」,海軍全力支持政府「國防自主」政策,持續與「潛艦國造」主合約商台船公司依計畫期程共同努力推展中。外交部則是認為《富比世》引據失當,且未經確實查證即行刊出,我國已去函該雜誌及記者本人表達抗議,要求立即更正。

但在我看來,無論是國防部與外交部的回應,根本就是劃錯了重點。

潛艦是在深海環境作業的高科技複雜工藝,牽涉到壓力殼、動力系統、戰鬥系統、維生系統、偵搜裝置等裝備的設計製作整合,即使是擁有豐富製造經驗的先進國家,都屢屢傳出失敗消息。台灣除了台船自稱可製造的壓力殼外,其他幾乎一無所有,在根本不知道要採取何種動力系統、戰鬥系統、維生系統、偵搜裝置的情況下,請問要如何設計構型?難道真以為可以隨便設計一個殼體,就將系統塞進去嗎?
目前台灣勉強能夠掌握到的潛艦相關設計資訊,只有全世界最古老的茄比級以及超過30年的劍龍級,而且其中諸多裝備還完全沒有設計製造能力(包括最重要的魚雷)。說穿了,如果沒有美國的鼎力相助,依循如成功級的模式,將技術與裝備授權轉移,所謂潛艦國造根本痴人說夢。
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伊朗經過12年的努力,終於在2010年做出所謂的國產波浪級巡邏艦,而實際上卻根本是山寨模仿40年前英國MK5巡邏艦的船體,只是加上其他東拼西湊的裝備罷了。國人會希望我們經過10~20年的努力後,做出個只有外殼像劍龍級,實際戰力不明甚至更糟的潛艦嗎?
國防部該做的不是駁斥媒體報導,而是應該實際告訴國人,除了船殼之外,我們到底要從何處取得其他重要裝備與協助?假使一切都還在未定之天,潛艦國造不過就是個謊言罷了!
同樣的,《富比世》事件也是如出一轍。外交部關注的焦點,在雜誌對台墨薪資的引據失當,然而令國人憂心忡忡的,卻是文章中點出的事實:台灣近年來發展處於亞洲四小龍之末(事實是,別人早就不認為台灣是什麼龍了),產業蕭條、薪資停滯,人才缺乏與流失嚴重。面對如此艱困的國際經濟局勢,台灣究竟該如何因應?政府如何帶動企業與教育轉型,讓台灣能夠克服新世紀的挑戰?
政府對此毫無著墨,只在我方薪資是墨西哥2.1倍上跳針;實際上台灣薪資在很多方面已經被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趕上,連烏魯木齊的會計師起薪都比台灣高!
如果政府依舊自欺欺人地刻意「劃錯重點」,未來等待我們的,恐怕是台灣的經濟死亡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