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全球都還在為通膨飆升所苦,失業率居高不下,薪資又停滯不前,軍費開支更節高升的時刻,台灣突然冒出周休三日的議題,不僅莫名其妙,其中不無政治操作,鼓吹做白日夢騙票的嫌疑在其中。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所領到的全民普發六千元花完了沒?

按照筆者的觀察,茶葉蛋漲到一顆13元,每天一顆一個月就要花390元,6千元能吃15個月,如果要加一杯超商咖啡,能撐半年就算不錯了,何況現在便當都是百元起跳,麵包平均漲幅15%以上,一粒蛋黃酥、肉粽叫價到65元,絕大多數中低端人口應該都在叫苦連天,你還敢肖想周三日嗎?

台灣現在處於什麼狀況呢?根據主計總署公布的最新數字,首季CPI上漲了2.74%,雖然相對於歐元區6.2%、美國8.6%及南韓5.0%來說其實還好,但為什麼民眾都有切膚之痛呢?

現在談CPI其實有個盲區,因為它是包括了房屋、汽車、奢侈品等高消費商品的平均數,而這波通膨卻多數漲在食品、水電等民生物資,對有錢人不痛不癢,對窮人則是生死交關的考驗。高價商品跌價壓低了CPI,這才是數字也會騙人的真相。

另一個重大盲區是薪資成長與所得分配問題。2021年至今,經常性薪資已連續三年負成長,今年首季的減幅高達0.34%,已創了十年的新高,當通膨率超越薪資成長時,中下階層實際上就是變窮了。但是政府不會告訴你這個,它只會強調說稅收超徵多少多少,GDP又創歷史新高等等,GDP是變量概念,不是財富存量概念,它與國民生活質量不一定成正比,這樣比方吧,你把營業額做得很大,不一定代表賺錢,也有可能是生意做愈大賠得愈多,懂了嗎?

再其次,就是所得分配的問題,薪資是屬於經濟學上的初級分配,資本主義強調由市場來決定,當市場機制解決不了時,就要靠政府用稅制來進行二次分配。但這個問題,台灣的歷屆政府都不敢面對,因此只能坐視貧富分配日益惡化積重難返。

有一個經常被刻意忽視的觀察指標是,近年來受僱人員的薪資報酬率由2019年的46.04%下降到2022年的43.03%,這意思是說,每一百元國民所得中,勞方只拿到了43元,資方則取走了57元,這反映出經濟成長的果實,資多勞少的情况一直在惡化,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用稅制改革來二次分配,但政府卻從來不敢碰這個根本的問題,只好在選舉前用發紅包來變相買票,殊不知羊毛出在羊身上,三倍券與全民普發六千元也好,房貸、房租補貼也罷,本來就是屬於你的錢,大可不必因此感恩某黨某人慷慨施捨。

在此嚴峻的情勢下,蔡政府把電價一口氣調漲了11%,健保也悄悄調高了,這些都會慢慢反應到生活成本中,苦日子還在後面,這等於是在温水煮青蛙慢性凌遲受薪勞工,你還相信討論周休三日是在安什麼好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