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字方法歸納出所謂「六書」,其中象形、指事是「造字法」,會意、形聲是「組字法」,轉注、假借是「用字法」。漢字中,形聲字最多,轉注最晦澀,而假借最靈活,也可以說是最沒章法、最鴨霸。
簡單的說,假借就是今天大行其道的諧音字,嚴格來說,就是寫了白(錯別)字。民初有位國學大師就常寫白字,有個學生大膽指正,大師勃然大怒:這個字,我寫是假借,你寫就是錯別字。
大師的意思很簡單,我學問大,名氣大,我知其所以然,所以我有寫錯別字的特權,你小子什麼都不是,就只能循規蹈矩,乖乖就範。這也就是說,規矩都是給凡夫俗子訂的,國學大師寫錯別字可以很理直氣壯,拿今天的現象類比,就是特權也已經合法化了。
去年疫苗剛進口時,由於僧多粥少,於是鬧出幾宗「特權疫苗」風波,引來正義鄉民一陣撻伐,被指涉到的人有如過街老鼠,而喊打最響亮的名嘴裡,周玉蔻就是其中之一,不信可以回頭檢視網上的節目視頻。
時隔一年之後,周玉蔻忽然在臉書自嚗PCR陽性,並且自主在家隔離,卻遭到名嘴同行質疑「自導自演」,暗示是在炒新聞博取聲量。這個指控非同小可,不料在六天之後,周玉蔻忽然又爆猛料,指為她檢測的新北市醫誤診,她「根本沒確診」,她的依據是,台北市醫萬芳醫院為她複檢,報告結果為陰性。
這不是什麼晴天霹靂的大事,新冠篩檢偽陽性並不罕見,再篩一次就是了,萬芳與新北三重分院也不必吵嘴,一切用科學來說話即可。問題出在周玉蔻疑似病例在家居隔,按照指揮中心的指引,她應該等待衛生單位安排交通工具接引採檢,但周玉蔻卻自爆是萬芳醫師上門「到府服務」,立刻引來濫用特權的質疑聲浪。
萬芳醫院第一時間表示,是經過台北市衛生局同意出任務的,但衛生局否認有為周開設特殊便道,周玉蔻和醫師本人則語焉不詳,院方隨即表示,這是醫師「個人行為」,要展開內部調查。
周玉蔻是陰是陽,本不值得大費筆墨爭執,但涉及公共資源是否向特是人士提供方便,則是茲事體大了,現在每日確診案例破五千,專家還頂警近期破五萬十萬,都是大概率將要面對的挑戰,可以預見的是,有限的公衛醫療資源,不可能公平的照顧到每一個人,政府如何一杯水端平,以免因人設事,因親疏有別,而傷害了對公平正義的期待,因為其對社會和諧的殺傷力,也許不輸病毒呢。
大疫當前,你是那個滿腹經綸的國學大師,還是孜孜求教的學子?就看接下來手握公權力的官爺怎麼看待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