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已有不少研究發現,暴露在PM2.5下,可能導致氣喘發生與引起急性惡化,目前全球罹患氣喘病者超過3億人口,造成公共衛生與經濟支出龐大負擔。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黃彬芳團隊,費時四年分析台中市18萬名新生兒資料,找到空氣污染物細懸浮微粒PM2.5誘發氣喘的兩大關鍵期,是孕婦懷孕6到22週及嬰兒出生後9到46週間;黃彬芳解釋,若在這兩個關鍵時期遇上PM2.5濃度高,罹氣喘風險增加,這兩個時期正好與人類肺部發育期吻合,也就是說,在肺部發育未完整前,暴露於PM2.5濃度高的情況下,罹氣喘風險提高。

醫學上已有不少研究發現,暴露在PM2.5下,可能導致氣喘發生與引起急性惡化,目前全球罹患氣喘病者超過3億人口,造成公共衛生與經濟支出龐大負擔。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黃彬芳團隊,費時四年分析台中市18萬名新生兒資料,找到空氣污染物細懸浮微粒PM2.5誘發氣喘的兩大關鍵期,是孕婦懷孕6到22週及嬰兒出生後9到46週間;黃彬芳解釋,若在這兩個關鍵時期遇上PM2.5濃度高,罹氣喘風險增加,這兩個時期正好與人類肺部發育期吻合,也就是說,在肺部發育未完整前,暴露於PM2.5濃度高的情況下,罹氣喘風險提高。


資訊授權

1071224

空氣品質特區文章,感謝台灣空氣品質健康安全協會授權使用

teia logo

cc 

空氣品質特區文章,感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CC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