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中國人及國際間屏息靜觀的中共19大,平順落幕,後習近平時代未來5年的新領導班底,也在兼顧山頭勢力平衡下,拍板出爐。

習核心於開幕時長達二百餘分鐘的演說中,揭櫫八大重點;其中有關兩岸部分包括「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等,完全依循歷來中共主軸;較有新意的是強調: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將擴大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由於未有會前外界推波助瀾的所謂「統一時間表」,甚還意外提及「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讓兩岸憂心未來恐有動盪者,一掃心中的陰霾。

「治大國如烹小鮮」,沉穩內斂,出手穩準狠的習大大,處身中國百事正興,卻也內部矛盾日益積累之際,貿然立下「統一時間表」,既不切實際,也自我劃地為牢,畢竟統一大業係牽強性的歷史工程,且內涵有實質有外表,形式有和統有武統,風險有近程有遠程,不是想統就統,說統就統。

尤其當今中國已非國共鬥爭或文革前的一窮二白,凡事可先搏再說,贏了白贏,輸了依然窮白;其實只要戮力經營,中國任何重點省市經濟發展都足以超越台灣,正如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形容:(中共)中了頭彩的暴發戶,還在意過去丐幫的地盤乎?!

全球化後,中國短期間即躍為第二大經濟體,係全球貿易化最大贏家,若要繼續榮景,甚或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就需兼顧國際規範,而維持台海及南海的現狀與和平,乃是國際規範中最大的共識。

「統一時間表」如形諸白紙黑字,之前若情勢有利,是要統還是不統,或時間表屆臨,中國卻經濟衰微或內部矛盾高漲,客觀形勢不利下,不統,危及黨與領導威信,強統稍有不慎,就算未如當年蘇聯土崩瓦解,也可能內鬥四起,紛爭不斷,強化內部矛盾的衝擊力;習近平不立「統一時間表」,當有其務實性考量和重立遊戲規則的盤算。

指定隔代接班非黨國的制度

而19大未刻意安排習任滿後之接班人選,也引來各界的質疑及揣測。 高度集權的中共,建國68年以來從未有接班制度的設立;毛澤東時代一人專擅,誰來接班他說了算;就算如此,他左挑右選,精心萃取的五位「儲君」,下場皆多乖舛~劉少奇因毛疑其已危及他的領導地位,將之冠上「叛徒、內奸、工賊」罪名批鬥後,囚禁病死;被寫入黨章及憲法草案的「親蜜戰友和接班人」林彪,失勢後疑將不測,攜妻帶子外逃墜機全亡;毛崩殂王洪文則遭清算判刑病亡,華國鋒被迫退出領導核心,唯有棉裡藏針的鄧小平,三起三落方於毛後的亂局中被拱上龍頭寶座。

鄧躍為最高領導後,因圈選的兩位二把手胡耀邦、趙紫陽分別對二次學運立場有異,均遭其拔除,從此鄧不再信任天子腳下的領導圈圈,遠調上海的江澤民接總書記,其後又提攜謹言慎行之第四代的胡錦濤為中央書記處書記,外界從此謂之「指定隔代接班」。

其實這是鄧痛定思痛的即興之作,有其時代背景,然卻從未出現在中共黨內文件或如當年林彪時明列於憲草,官方體系中亦不曾有過這方面的任何話語;以習的出線來說,係當時勢力妥協下之過渡性規劃,既非誰指定的接班,亦無隔不隔代問題,因而現今所謂應依循鄧「指定隔代接班」之說法,實顯突兀。

提前冊立接班有利有弊;利的是接班明確,避免暗潮洶湧,爭權奪利;不利的是,一旦「儲君」表現過於突出,漸有危及當政者聲望權勢,或不符合現今掌權者期待,立馬有被「廢儲」可能,刀光劍影下反添變數。

至於未見接班人選而揣測習可能於任滿後繼續當家,目前似無任何跡象足以佐證,除非習硬要破壞體制規矩,否則可能性不大,但其卸任後退居幕後當「太上皇」,則不排除可能

習最具進行歷史性改革條件
鄧小平除了掌握槍桿子,一生從未擔任過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及中共黨魁,毛後卻是實際的最高領導,即使1989年11月辭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至1997年2月過世前,依然一言九鼎,享有無比的威權與影響力,堪比乾隆的「太上皇」。
習卸任後會否成為「太上皇」,先決條件是其未來五年施政要符合期待,二是接班者願順從,三是習壯碩的身心要能常保康泰。
毛開國有功,威望十足,但治國有錯,文革有罪,任內鬥爭四起,生靈塗炭10億人,讓國家世紀性災難,罪大於功;鄧開啟改革開放大門,讓中國經濟飛躍猛進,居功厥偉,不過大環境與舊思維讓他錯失政改的歷史契機。

習威望僅次毛鄧,打貪反腐後,全面掌控黨政軍經特樞紐,上無名虛權實的太上皇,側無異議革命戰友,前無扞格有力政敵,權勢遠逾毛鄧,完全14億人之上,且30年來經濟紅利爆漿,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最具大刀闊斧進行歷史性改革條件。

19大開幕之政治報告中,習36次提及「新時代」,遠逾他過去招牌菜「中國夢」的13次。綜觀大局,習若要開創中國新時代,有五大戰略值得努力~政治階段性進化,經濟重新再出發,社會全面性文明,兩岸務實性互動,國際互惠性合作;這五大戰略息息相關,交互牽引。
政改方面,目前尚看不出習有任何蛛絲馬跡;經濟再出發,則正負能量和優劣勢相互拉扯,除非「一帶一路」蹦出火花,發揮功效,否則未來整體經濟將從高峰逐漸往下「階梯式整理」;社會文明方面,先前的打貪反腐及禁奢,已為此進行最重要與最艱難部分的工作,今後重點應朝社會文明、學校教育及文化倡導方面深耕。
台灣非戰略敵人乃價值夥伴
兩岸務實互動方面,雙方各有優劣擅場,文化相近且一水之隔,全球化時代卻互不往來,既不智也荒謬,不幸因北京方面「一中原則」的血滴子過度玩真,卡死了雙方互動命脈;若不重新尋求解套~諸如擱置爭議,務實合作交往,或回到「一中各表」原點,或改以「中華民族」作融合主軸,大概就如李顯龍所說「兩岸最好狀態是僵持不再惡化」。
蔡英文與馬英九、柯文哲皆具菁英型傲慢性格,既吝於施捨人情,也孤芳自賞,好官我自為;問題是若無強敵浮出,現任者競選連任通常佔七分優勢,這意謂蔡英文儘管人氣聲望長陷中低局面,下次競選時得票或許不漂亮,但蟬連機會可能性仍高;北京方面如繼續僵持,等同習10年任內,有8年時間兩岸大門深鎖;設若蔡卸任後,總統大選又是民進黨勝出,那麼習近平10年任內,除了「馬習會」將了馬總統一軍,兩岸關係或將毫無建樹。
中國要維持經濟長期成長,除了致力國際互惠合作,別無他途;而最給力的國際互惠合作,就是習大大擘畫之空前的歷史性大工程「一帶一路」,同時也是中國二度經濟奇蹟的希望所在,惟一帶一路牽扯甚廣,並潛在諸多有待克服問題,首要條件是中國需內部穩定,外部和平。
簡而言之,「一帶一路」與武統台灣具有衝突性矛盾,只能二選一;最妥善作法是一帶一路與台灣新南向政策選擇性策略合作,既合作又競爭,既競爭又合作,發揮一加一大於二之乘數效果,總比相互扞格毀滅更具實質意義。
先前延宕多時,幾已看似不可能的「馬習會」,習近平突在台灣即將總統大選之際出手,表面作用不大,實際卻是埋有伏筆,也即為一旦蔡英文執政,或有可能的「蔡習會」預作佈樁。
「台灣問題」畢竟是國共鬥爭時代的遺緒,現今全球化時代,中國最重要的戰略是「穩定壓倒一切」+「經濟優先」=「中國夢」 ;就國際現實而言,「台灣問題」已是國際問題,因而把台灣當成「戰略敵人」,中國夢的實現勢必遙遙無期,唯有務實性地把台灣當成「價值夥伴」,方有加速實現中國夢的基礎。
「蔡習會」可會可不會,要會就要有建設性,畢竟多個敵人,不如多個朋友;全球最具權勢的習近平,歷史地位的終極,就是以前瞻性的智慧及魄力,跳脫舊時代的框架,重新建立台海新關係,共創兩岸的新時代文明與和平!

兩岸公平網授權

兩岸交流文章,由兩岸公平網授權轉載

kpwan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