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之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夢」的宏觀經濟戰略,讓世人可以比較能夠清晰理解,「中國夢」的未來經濟境遇實景亦已更加明確浮現出來了。

「國家願景」的具實展現

習近平的「中國夢」,事實上就是為未來一百年中國發展「國家願景」的具實呈現及其發微體現的戰略圖構:以毛澤東的「站起來」、鄧小平的「富起來」為基礎,習近平要在未來30年內讓中國真正「強起來」;習近平的實現戰略,將依循孫中山以建國大綱、建國方略為骨幹的「新三民主義」策略方法做為執行架構,優先厚植中國本身的基礎設施建設能量以及政治經濟實力,用「一帶一路倡議」(帶路倡議 BRI)為主力骨幹,動員優勢經濟動能,協同外交、科技、軍事、政治,發揮最大齊力綜效,帶動促進歐亞大陸板塊恢復歷史舊觀的一體化再整合,促使中國政經軍力的再強大,能夠順勢從第三世界領袖國家地位,兩階段再躍升成為全世界政經事務與市場都超越美歐日的第一強權領袖國家。

習近平在十九大政治報告中,開宗明義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發展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廿一世紀中葉,分兩步路建設中國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共同富裕;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提出新時代的國家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經濟建設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兩個一百年」實現雄壯中國夢

十九大到二十大的五年,是「中國夢」「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第一個一百年是四年後2021年中共建黨100年時,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2020年到2035年,再奮鬥15年,實現「社會主義全面現代化」,使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邁步堅實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形成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實現「美麗中國」基本目標;而第二個一百年,是從2035年到廿一世紀中葉,再奮鬥15年,到2049年中國建政100年時,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文明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實現,享有更幸福安康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昂揚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真正體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雄壯中國夢。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未來30年內奮力譜寫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

優先化解經濟社會不平衡矛盾

習近平將「經濟議題」放到所有具體政策方略的第一位,表明中共對於經濟發展問題的重視,也就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體現。

如何鞏固中國本身的基礎設施建設能量與政治經濟實力,當然是十九大之後,促使「中國夢」宏觀經濟篇章能夠落實體現的首要課題。未來五年經濟建設仍舊是中國政經改革的重點,也是對於近40年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策基調之強調延續;中國政經改革的重點,首要強調是社會矛盾的優先化解,針對的是「人民日益成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中國社會目前存在很多問題,但是主要核心矛盾界定,還是在於探索未來經濟問題能否緩和其對政治社會走勢的壓力與糾葛。最近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警告:中國經濟可能面臨危機爆發的「明斯基時刻」,還是應該依循市場邏輯來解決,就是這個意思。

「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指的是今天中國社會在信貸周期或者商業周期中,「資產價格」的大幅下跌;一般而言,在長期化經濟繁榮中,資產價格上漲勢必會導致投機性貸款的增加,而超額投機所產生的債務,勢必造成投資者的現金流緊缺,亦即僵固化「資產」產生的現金流,不足以支付債務需要的利息。當債權人要求償還債務時,深陷債務問題的投資者,必須要賣掉資產價格相對穩定的投資物以維持其現金流,然而往往此時的市場,已經沒有交易對手一方願意支付如此高額的資產價格;因此,隨後一系列的拋售將導致資產價格進一步下跌,同時也造成流動性緊張,終致造成資產價格崩潰,這就是世界金融海嘯危機以來,西方社會總是擔憂不已的「亞洲資產泡沫化危機」懸念所在。

協力解決世界分配不平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十九大顯然比既往歷屆更加重視所得「再分配」(re-distributions)問題,這是第二個必須優先化解的社會矛盾,亦即強調堅決打贏「脫貧」「扶貧」攻堅戰時,提出確保到2020年第一個一百年前夕,務必實現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這顯然是分量極重的一個承諾,其實現難度並不比穩健經濟成長率更為簡單,中國的貧困問題,無疑是「不平衡問題」的重要體現,實現農村完全脫貧,毫無疑問將是解決中國「不平衡問題」的重大勝利,幾乎可以寫入世界脫貧歷史記錄。

化為全球第一號政經強權實力

在強調中國社會矛盾不平衡的背後,也延伸關注世界不平等(in-equality)情勢,惡化背後,經濟強權國家與弱權國家或被壓迫國家之間所存在的公平訴求問題,隨著世界金融海嘯危機所凸顯,以及智慧化新興科技竄升對舊政經體制的衝擊,特別是在全球層次,有關實物經濟(real economy)領域的貿易投資關聯跨國統理機構(global governances),以及象徵經濟(symbol economy)領域的金融貨幣發行交易關聯跨國統理機構,都普遍存在先進強權國家寡占了其決策機構/機制的代表權、發言權、投票權、爭議權等之絕對不平等、不公平、不正義問題。

十九大所傳遞的習近平新時代經濟信號,無疑要促使中國政治經濟進入新階段,當中國已事實成為世界經濟第二,或即將在短期未來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則在未來五年,或者習近平口中倡議的未來三十年,中國經濟變化與政治變化,都將大大牽動全球市場經濟態勢。

十九大之後,習近平新時代在力推「帶路倡議」(BRI)的宏觀大架構之下,將整合運用經濟、政治、外交、軍事,以及社區社群區域整合實體協力「強勢力量」所能發揮的綜效作用力,化為全球第一號強權實力,勢將快速積極扭轉改變歐亞大陸板塊與美洲大陸板塊的世界政經布局結構,以至帶動起全球貨幣經濟強權的決策動力架構重塑再造的大挪移與大轉變。


兩岸公平網授權

兩岸交流文章,由兩岸公平網授權轉載

kpwan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