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中國生態環境部對外發布《2013-2018年中國空氣質量改善報告》(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在經濟持續增長、能源消費量持續增加的情況下,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2018年,全國GDP相比2013年增長39%,能源消費量和民用汽車保有量分別增長11%和83%,而多項大氣污染物濃度實現大幅下降。

報告指出,首批實施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42%,二氧化硫平均濃度下降68%。其中,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個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下降48%、39%和32%,珠三角九個城市的PM2.5平均濃度從2015年起,連續4年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今天(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中國生態環境部對外發布《2013-2018年中國空氣質量改善報告》(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在經濟持續增長、能源消費量持續增加的情況下,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2018年,全國GDP相比2013年增長39%,能源消費量和民用汽車保有量分別增長11%和83%,而多項大氣污染物濃度實現大幅下降。

報告指出,首批實施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42%,二氧化硫平均濃度下降68%。其中,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個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下降48%、39%和32%,珠三角九個城市的PM2.5平均濃度從2015年起,連續4年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資訊授權

1071224

空氣品質特區文章,感謝台灣空氣品質健康安全協會授權使用

teia logo

cc 

空氣品質特區文章,感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CC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