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動柴油車汰舊換新,引發大貨車司機反彈,後來推出精進方案,只要車輛符合出廠排放標準,不再強制淘汰。

立委質疑政策轉彎,環保署長張子敬強調,改善空污目標不變。「大型柴油車排放污染改善精進方案」是環保署針對柴油車汰換所提的精進方案,擬以調修取代淘汰,只要車輛符合出廠排放標準,不再強制淘汰;對於約2萬輛無法符合排放標準的車輛則提高汰舊換新補助額度。

立委蔣萬安質疑,當時環保署說2023年一、二、三期大型柴油車要符合四期標準,現在突然又說只要符合原出廠排放標準即可,且環保署過去稱需淘汰8萬輛大型柴油車,現在又說有過半柴油車符合排放標準,到底是去年估算錯誤,還是選舉年要大放水?

張子敬回應,環保署發現油品改善後,一、二期的柴油車有半數以上車輛可符合四期標準,因此雖然取締是用原出廠標準,但是輔導改善還是以四期標準為主。另當初防制方案是以8萬輛為目標,但實務上市場供給一年僅有5、6000輛新車,若照原本規劃根本無法達成,「政策沒有變,只是策略改變」,未來會持續檢討各種空污減量方法。

政府推動柴油車汰舊換新,引發大貨車司機反彈,後來推出精進方案,只要車輛符合出廠排放標準,不再強制淘汰。

立委質疑政策轉彎,環保署長張子敬強調,改善空污目標不變。「大型柴油車排放污染改善精進方案」是環保署針對柴油車汰換所提的精進方案,擬以調修取代淘汰,只要車輛符合出廠排放標準,不再強制淘汰;對於約2萬輛無法符合排放標準的車輛則提高汰舊換新補助額度。

立委蔣萬安質疑,當時環保署說2023年一、二、三期大型柴油車要符合四期標準,現在突然又說只要符合原出廠排放標準即可,且環保署過去稱需淘汰8萬輛大型柴油車,現在又說有過半柴油車符合排放標準,到底是去年估算錯誤,還是選舉年要大放水?

張子敬回應,環保署發現油品改善後,一、二期的柴油車有半數以上車輛可符合四期標準,因此雖然取締是用原出廠標準,但是輔導改善還是以四期標準為主。另當初防制方案是以8萬輛為目標,但實務上市場供給一年僅有5、6000輛新車,若照原本規劃根本無法達成,「政策沒有變,只是策略改變」,未來會持續檢討各種空污減量方法。


資訊授權

1071224

空氣品質特區文章,感謝台灣空氣品質健康安全協會授權使用

teia logo

cc 

空氣品質特區文章,感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CC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