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監測點覆蓋更多街區和社區以及快速監測提高即時性,同濟大學教授譚洪衛團隊三年前提出構建包括無人機載、車載、固定點三位一體的城市空氣環境空間監測網路,並得到山東大學副教授司書春團隊的支持。

監測技術的創新,也衝擊外界對空氣品質的認知。民眾通常認為早晚高峰時的空氣品質最差、郊區的空氣品質比市區好、社區空氣品質優於道路。

但從數據來看,上海的情況不完全符合「常理」,有時甚至相反。

「計程車監測站」目前僅在濟南和上海試點,希望能在中國全境進一步推廣。但報導也提到,鑑於目前「行動監測站」的數量和採樣時長有限,在上海監測的結果,可靠性有待驗證。

為讓監測點覆蓋更多街區和社區以及快速監測提高即時性,同濟大學教授譚洪衛團隊三年前提出構建包括無人機載、車載、固定點三位一體的城市空氣環境空間監測網路,並得到山東大學副教授司書春團隊的支持。

監測技術的創新,也衝擊外界對空氣品質的認知。民眾通常認為早晚高峰時的空氣品質最差、郊區的空氣品質比市區好、社區空氣品質優於道路。

但從數據來看,上海的情況不完全符合「常理」,有時甚至相反。

「計程車監測站」目前僅在濟南和上海試點,希望能在中國全境進一步推廣。但報導也提到,鑑於目前「行動監測站」的數量和採樣時長有限,在上海監測的結果,可靠性有待驗證。


資訊授權

1071224

空氣品質特區文章,感謝台灣空氣品質健康安全協會授權使用

teia logo

cc 

空氣品質特區文章,感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CC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