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發現,香港的空氣污染情況嚴重,貧窮區域的情況尤甚,惟當局未有相應政策應對,令愈貧窮的人,吸入更多污染物。有團體希望可以利用大數據,研究本港細分區域的污染程度,再制訂政策方向,以改善空氣污染情況及應對環境不公。

香港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在三年前成立「港大劍橋清潔能源與環境研究平台」,以大數據進行研究,市民的收入與空氣污染的關係不同地區。

結果顯示,元朗、深水埗及觀塘等較為貧窮的地區,出現「環境不公」的情況,即愈窮的地區,平均PM2.5的污染程度就愈高,惟當局沒有應對有關情況,令貧困人口被社會剝削的情況嚴重。

一項研究發現,香港的空氣污染情況嚴重,貧窮區域的情況尤甚,惟當局未有相應政策應對,令愈貧窮的人,吸入更多污染物。有團體希望可以利用大數據,研究本港細分區域的污染程度,再制訂政策方向,以改善空氣污染情況及應對環境不公。

香港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在三年前成立「港大劍橋清潔能源與環境研究平台」,以大數據進行研究,市民的收入與空氣污染的關係不同地區。

結果顯示,元朗、深水埗及觀塘等較為貧窮的地區,出現「環境不公」的情況,即愈窮的地區,平均PM2.5的污染程度就愈高,惟當局沒有應對有關情況,令貧困人口被社會剝削的情況嚴重。


資訊授權

1071224

空氣品質特區文章,感謝台灣空氣品質健康安全協會授權使用

teia logo

cc 

空氣品質特區文章,感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CC授權使用